对比一下《毛泽东选集》和《蒋中正日记》,我们会发现有一个非常核心且简单的标准。可以判断一个领导是否值得追随。 我刚刚读完一遍毛选,限于资料获取问题看了部分电子版的《蒋中正日记》。 ⭕️同样是遇到问题,教员在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》里面写: *该篇的写作背景是朱毛红军被迫转移赣南,途中遭国军刘士毅部伏击,全军经历重大减员仅剩2000余人;红四军第一纵队司令员林彪公开写信质询:红旗还能打多久?共产国际“二月来信”,要求朱毛“解散红军,毛朱离队;此时的教员遇到了极大的危机。 1、革命高潮有快速到来的可能和其本质; 教员的大意是虽然我们还很弱小,但我们的敌人也不强大。否则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机会。 4、写具体战术: 我们建议中央,在国民党军阀长期战争期间,我们要和蒋桂两派争取江西,同时兼及闽西、浙西。在三省扩大红军的数量,造成群众的割据,以一年为期完成此计划。” 1、1944年豫湘桂会战惨败,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,老蒋说: 豫战失败之最大原因,乃在于中共之捣乱与内部之腐化。 3、内战全面溃败时,老蒋写: “ 徐蚌会战(即淮海战役)失败,匪军之阴谋得逞,而我将领无能,部下怕死,终至不可收拾。然究其根源,共F之残忍欺骗,实为祸乱之首。” (1949-01-22)
“ 国事至此,皆因共F背信弃义,苏俄幕后操纵所致。余一生革命,竟遭此巨变,悲愤莫名!” (1949-12-31,于成都陷落前夕)
“ 今日之失败,美国杜鲁门、艾奇逊之辈,须负最大责任。其畏共、媚共之政策,无异为虎作伥。”(1950-01-左右) 博古复盘失败原因为4点: 2、老蒋统治区的地下党员工作不力; 4、根据地对反围剿的后勤支持不够。 ⭐️三个团队领导,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别是:而老蒋和博古喜欢把原因归于敌人太过强大,队友不行,支援不给力。他们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。 ⭕️这就是我想说的简单且核心的标准:我看了4卷毛选,教员没有抱怨过一次。 哪怕是被排挤,被边缘化,坐冷板凳,他一直都在做事。 心理学上,老蒋和博古的这种行为叫做:心理防御机制。它指面对巨大失败,将原因归于外部强大敌人的“狡诈”和盟友的“背叛”,这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自我保护,以避免对自身领导能力、战略决策和根本问题的彻底反思。 跟随这样的领导,背锅,失败的可能性是极高的。 但找内部原因,会让自己成长,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,从而提高做事成功的可能性。 ⭕️ 最后一个阅读毛选后的反思,跟领导是否值得追随无关,跟我们自己人生有关:如果卷不动,想躺平,就接受平凡普通的一生; 改变自己,永远比改变世界更简单。我们改变了,世界就改变了。 回头再看看,教员、老蒋和博古的结局吧~【当然,你们也可以认为我这是熬鸡汤,不过这是我创业半年后的发自内心的反思。 ⭕9.6号补充更新: 我的逻辑是: 如果在私人日记里都不能面对自己,要么格局困住了他意识不到,要么是不敢。不管是哪种原因,领导力高下立判。
|